本文转自:南方日报广州典丰
文旅南海“双节”惊喜:十大新地标亮相
叠加超200场文旅体活动,全域精彩、全时沸腾
陈梦;南宣
百年双溪粤式茶点博物馆将打造成为“舌尖上的南海”文化窗口。
宏宇GDC国际科教体育竞速中心9月11日已开业。
九江龙舟公园为儒林湾活力中心示范工程,旨在推动龙舟民俗活态传承。
狮山博爱湖体育公园将于9月29日开业,集运动健身、文化展示于一体。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临近,佛山南海将乘势上新十大文旅地标项目,与黄金周文旅体活动联动合力,打造“全域精彩、全时沸腾”的假日体验。
具体而言,系列项目涵盖亲子乐园、威士忌文化街区、龙舟公园、科技剧场等多元业态,总投资额超2.5亿元,将为市民游客提供传统与现代交融、活力与温情并存的度假体验,进一步助推南海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撰文:陈梦南宣
南海区文广旅体局供图
新地标集中登场
多元业态激活文旅新动能广州典丰
此次新开业项目中,大沥镇鹿尔花园大湾区首店(投资3500万元)以“花与鹿”为主题,打造集亲子乐园、户外美学、微度假于一体的综合空间,试营业期间已吸引众多家庭打卡,将于9月27日正式开业。
桂城威士忌文化街区“灯湖・樽岸”(投资2783万元)则聚焦夜经济,在10月1日开业,将融合威士忌文化、精酿啤酒与日落观景,打造成为千灯湖中央活力区的时尚新名片。九江龙舟公园(投资6500万元)也将于10月1日开业,作为儒林湾活力中心示范工程,通过沉浸式游龙体验与文化展示,推动龙舟民俗活态传承。
依托“叠滘龙船漂移”IP,叠滘旧圩逐渐成为青年集聚、干事创业、安放梦想的大舞台。叠滘圩二期将于10月1日开业亮相,作为叠滘圩门户和文旅精品路线的重要节点,进一步丰富非遗传承体验馆、生活美学空间、设计师工作室等业态,为青年创业和消费体验注入新活力。
科技+文创双驱动
沉浸式体验再升级
西樵山风景区内新开的“飞阅佛山——无限视界樵山科技园”(投资1500万元),计划于9月28日开业,将引入球幕影院、MR互动设备,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佛山非遗与山河壮丽。
桂城“爆笑虫子城市乐园”(投资1000万元)以全球知名IP为核心,打造5000平方米主题游乐区,填补佛山大型IP乐园空白,将于10月1日开业。而百年双溪粤式茶点博物馆则通过老字号与新业态融合,展示131年茶点文化底蕴,成为“舌尖上的南海”文化窗口,将于9月26日开业。
体育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活力消费场景
南海区持续推动“体育+文旅”融合创新。宏宇GDC国际科教体育竞速中心(投资5200万元)已于9月11日开业,谋划建成全国最大RC遥控赛车场,配套三大专业赛道。狮山博爱湖体育公园(投资2987万元)也于9月29日开业,集运动健身、文化展示于一体,填补区域大型综合体育公园空白。
南海大吉旗舰店则联动南海菜研发中心,推出本土文创与美食研发双平台,形成“购特产、品粤菜”一站式体验。
全域联动促消费
200场活动引爆黄金周
系列新地标亮相,恰逢南海“双节”系列活动高潮,与全区超200场活动形成联动。
西樵听音湖龙舟总决赛、千灯湖Cosplay潮玩节、松塘村翰林文化节等民俗活动与年轻化派对同步上演。美食文化周、威士忌街区开业促消费等活动覆盖传统民俗、潮流时尚、美食市集、体育赛事,还将叠加文旅消费券发放,进一步释放假日经济潜力链接。
与此同时,多数新项目免费开放或提供优惠票价,并通过广佛地铁接驳、免费穿梭巴士提升可达性。
南海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新地标密集开业,是南海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的举措之一,将通过差异化、高品质文旅供给,推动全域旅游从“景点打卡”向“深度体验”转型,为湾区游客提供更具辨识度的假日选择。
■观察眼
南海如何用“文化资本”激活假日经济
当十大文旅地标、超200场活动在“双节”期间密集落地,佛山南海正在完成一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叙事。这不仅是文旅产业的短期爆发,更是一次以人文价值驱动发展的深层探索,勾勒出“人文经济”在县域层面的现实图景。
所谓人文经济,本质上是以文化为内核、以人的体验和发展为中心的经济模式。在南海的探索中,我们看到这一模式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
一是文化资源的产品化与现代化转译。从九江龙舟公园的沉浸式游龙体验到叠滘圩二期对非遗传承体验馆的拓展,传统文化不再停留在博物馆式的静态展示,而是通过场景再造、科技赋能和体验设计,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现代产品。这种转译既保留了民俗的精神内核,又赋予了其符合当代审美的表达方式。
二是业态组合的多元共生与时空延伸。南海巧妙地将亲子乐园、威士忌街区、科技剧场、体育公园等差异化业态有机组合,形成“全域精彩、全时沸腾”的体验闭环。日间可品味龙舟竞渡的传统激情,夜晚可沉浸于灯湖樽岸的都市休闲;既能感受MR科技带来的视觉震撼,也能在一盅两件中体验广府生活美学——这种多元业态的交叉共生,有效延长消费时段、拓展消费场景,实现文旅价值的最大化。
三是“文化—产业—人群”的良性循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海的文旅项目不仅面向游客,也注重服务本地人群。如叠滘圩成为青年创业的舞台,体育公园填补公共休闲空间空白,体现了人文经济“内外兼修”的特性——既吸引外来消费,又提升本地生活品质;既激发经济活力,又增强文化认同。
而从县域发展视角看,南海实践的最大启示,在于它展示了文化资本运营的系统思维。十大项目看似独立,实则共同构建了一个层次丰富、互相导流的文旅生态系统。它们与传统节庆、消费促进政策、交通配套等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这种“文化+场景+活动+政策”的一体化推进模式,正是县域人文经济能够从概念走向产业的关键。
当下,不少地区仍陷入“有资源缺产品、有项目缺联动、有活动缺转化”的困境,而南海通过精准的文化定位、业态创新和全域联动,实现了从单一景点到体验生态、从假日经济到人文经济的跃升。其背后是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深刻理解,是对现代消费趋势的敏锐把握广州典丰,更是将文化价值系统转化为经济与社会价值的综合能力。
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